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思想,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在水电工程和新能源领域中的高质量发展,加强以智能技术和绿色转型为核心的新一轮水电工程与新能源科技创新,构建新型清洁能源体系,2024年12月2日,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合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自动化专委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电与新能源运行管理专委会等单位举办了“2024水利水电科技创新高端论坛”。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李文伟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耀林教授致欢迎词,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席浩教授、江苏省科协王小锋二级巡视员、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李典庆教授分别致辞。
本次高端论坛,分别在武汉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设立了会场。12月2日上午,在昆山杜克大学会场举办了“2024水利水电科技创新高端论坛—水电工程与新能源中的新质生产力”大会,在武汉大学同步设立视频会场。会议邀请了3位院士和3位特邀专家作主旨报告。


昆山杜克大学会场
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常晓林教授主持了3位院士的主旨报告。中国工程院刘经南院士作了题为“推进更加泛在融合智能的北斗在大型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全面深入、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全时空一体化的、更加泛在、更加智能、更加融合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为更好地将北斗系统智能化融合创新于水电与新能源领域指明了方向。

刘经南院士作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钮新强院士作了题为“河流生态工程研究与应用”的学术报告,站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战略高度,定义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概念内涵和关键要素,分析了河流生态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并就做好长江大保护、绿色能源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问题作出了前瞻性的指导。

钮新强院士作主旨报告
中国工程院周创兵院士作了题为“数智化技术在库坝安全管控中应用探讨”的学术报告,回顾和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前沿动态和潜在风险,对人工智能在水电工程特别是水工岩石力学中的智能驱动、模型与数据的混合驱动、泛在大模型与专业技术模型的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对促进学科的大交叉、大融合以及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具有重要的思维引领作用。

周创兵院士作主旨报告
江苏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秘书长李同春教授主持了3位特邀专家的主旨报告。特邀专家昆山杜克大学校长刘耀林教授作了题为“国土空间数字监管技术与应用”的学术报告,特邀专家中国电建集团首席专家周建平教授作了题为“梯级水电及水风光储一体化”的学术报告,特邀专家长江设计集团首席科学家、全国工程勘测设计大师杨启贵教授作了题为“低频循环水荷载作用下高面板堆石坝长期变形特性研究”的学术报告。
6位主旨报告专家立足于水电工程和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前沿,围绕学科交叉、技术融合、数字赋能、绿色转型等科技创新问题,聚焦数字化智能化融合技术和新能源一体化技术,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12月2日下午,在昆山杜克大学会场继续进行“2024水利水电科技创新高端论坛—水电工程与新能源中的新质生产力”大会,邀请了9位专家教授做了特邀报告;在武汉大学会场举办“2024水利水电科技创新高端论坛—青年科学家论坛”,邀请了8位青年学者做学术报告。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长江设计集团原总工程师王小毛教授和昆山杜克大学副校长蔡洪涛教授分别主持了下午昆山杜克大学会场的特邀报告。昆山杜克大学蔡珺亮教授作了题为“水电中可再生能源的融合:推动发电、储能与减排”的学术报告,昆山杜克大学林欣蓉教授作了题为“基于能源高分子的锂金属电池储能”的学术报告,河海大学顾冲时教授作了题为“重大水工程安全风险防控理论和技术”的学术报告,武汉大学周伟教授作了题为“颗粒材料多尺度理论与堆石坝变形预测大模型”的学术报告,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蔡淑兵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新型电力系统下流域水风光储一体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的学术报告,南京河海南自水电自动化有限公司李书明教高作了题为“智慧水电一体化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的特邀报告,武汉大学张铎教授作了题为“水电工程绿色转型中的新材料路径”的学术报告,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自动化专委会单鹏珠研究员作了题为“流域水光储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学术报告,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电与新能源运行管理专委会王建平研究员作了题为“新型电力系统下水电与新能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的学术报告。9位特邀报告专家就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技术、工程安全风险与智能监控、绿色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等水电与新能源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交流探讨了相关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推动水电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助力水电与新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数字赋能与绿色转型战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主任王传宗高工和《水电与新能源》常务副主编陈启卷教授分别主持了下午武汉大学会场的青年科学家论坛,邀请了学会会员单位的8位青年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苏凯教授致欢迎辞。


武汉大学会场
湖北能源集团徐建华正高级工程师的学术报告题为“江坪河水电站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武汉大学王桥副教授的学术报告题为“水工混凝土开裂分析及抗裂性能提升”,华中科技大学孙怀卫教授的学术报告题为“流域生态干旱影响及生态流量保障技术”,三峡大学陈述教授的学术报告题为“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智能排查治理关键技术”,长江设计集团漆祖芳正高级工程的学术报告题为“高拱坝工程施工导截流创新设计与实践”,中国葛洲坝集团李铭松工程师的学术报告题为“智慧钢筋在水电工程智能建造中的应用与创新”,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何相慧博士的学术报告题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探析”,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唐岳灏博士的学术报告题为“粒子动力学研究的科学范式转变:由数值计算到人工智能驱动”。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长期注重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着力打造学会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科研经验、展示科研成果的各类平台,本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汇聚了会员单位中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的一线青年学者,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会员单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辟了有效的途径,也是学会践行初心使命、强化服务功能、实践“四服务一加强”职责定位的重要举措,收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水利水电科技创新高端论坛”是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7年创办的年度系列高端论坛,每年举办一届,论坛现已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在行业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今年是第七届,是专门针对学会青年科技工作者举办的青年科学家论坛,也是湖北省科协2024年度重点学术活动资助项目。本次高端论坛在昆山杜克大学和武汉大学两地同时举办,也是学会扩大该论坛影响力的一种新尝试。
本次“2024水利水电科技创新高端论坛”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80余人在昆山杜克大学会场参加了新质生产力高端论坛,100余人在武汉大学会场参加了青年科学家论坛。同时,在华中科技大学、三峡大学、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会员单位设立了分会场,150余人参加了分会场的视频会;此外,本次论坛还面向学会会员和社会公众开放,100余名人员进行了网上在线收看。
本次论坛得到了昆山杜克大学、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水利部长江治理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水工程科学研究院、湖北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学会理事长李文伟教授主持开幕式(昆山会场)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席浩教授致辞(昆山会场)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李典庆教授致辞(昆山会场)

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常晓林教授主持院士主旨报告(昆山会场)

学会副理事长王小毛大师主持特邀报告(昆山会场)

学会常务理事王传宗主任主持会议(武汉会场)

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苏凯教授致辞(武汉会场)